聿和 空間整合設計
  • HOME
  • WORKS
    • 最新設計 WORKING ON
    • 住宅設計 RESIDENTIAL
    • 商業空間 COMMERCIAL
  • ABOUT
    • 簡介 INFO
    • 設計理念 CONCEPT
    • 影音文章 MEDIA
  • CONTACT
  • FB
  • HOME
  • WORKS
    • 最新設計 WORKING ON
    • 住宅設計 RESIDENTIAL
    • 商業空間 COMMERCIAL
  • ABOUT
    • 簡介 INFO
    • 設計理念 CONCEPT
    • 影音文章 MEDIA
  • CONTACT
  • FB

老屋的溫度     
                          2019年 台灣  老屋新生大賽    入圍證書
                          2017年 中國  APDC 亞太室內設計菁英邀請賽    佳作獎
                          2017年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入圍
                          2016年 義大利  A' Design Award室內空間住宅案   銀獎
                          2016年 德國  iF 
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
                          2015年 台灣  中華創意設計獎 家居空間大獎   銅獎
                          ​2014年 中國  IAI 最佳設計大獎   

此案是兩層住家空間,採取退縮的手法,退讓了陽台、露台,將面向公園的光與景觀引進、融入室內;利用簡單、部分回收的木料、工業生產的磚、水泥、鐵件,以及保留鐵皮屋桁架、舊牆的原貌,作為空間的鋪陳。
退縮陽台:作為景觀、迎賓的玄關

入口一進門,將原先半坪的陽台,往室內退縮成一坪多的景觀、玄關陽台,讓一回家映入眼簾的,就是千坪的綠意公園,與五彩繽紛的 101 高樓景觀。

隨著內縮陽台,在餐區與臥室之間,以石階及格柵天花的迎賓走廊,不僅作為連接內外、視覺延續的廊;使用上也塑造出,一條可將公私領域區分開,餐廳與書房使用上又延續的過廊。
图片
图片
下層餐廚空間 : 取代客廳功能、作為接待、休憩之用

空間上,餐廚整合設置於下層,一來作為炊飯用餐之需,也一反過去總是以客廳當招待的做法,家中的餐區環境,有綠有景的窗面,以及L型廚房、酒櫃包圍餐區,滿足迎賓饗宴、聊天說地......等最直接的接待需求與取向。

想像一下,在這裡可以佐餐宴客,也可以來一杯紅酒、暖茶,隨著鋼琴伴奏、音樂流放,同時欣賞自然景觀與味覺的豐盛,餐區取代客廳做為招待家人、宴客使用,這樣空間轉化,又何嘗不可呢?

餐廚區是迎賓接待,也是工作、休息的地方。廚房的設計,在功能上不僅滿足備餐、烹飪的需求外,與戶外景觀連結的窗面、木桌平台,也作為女主人研究食譜、等待洗衣、休息的好地方。
图片
图片
臥室空間 : 臥牆的舊料檜木香,與現代拉門演譯的木格柵

下層走廊的另一邊,作為兩間孩臥與書客房使用。兩個孩臥用舊料檜木作的聞香主牆、架高木地板,搭配實木台面及鐵件書架,讓空間不僅鋪陳了放鬆、簡單的調性,也多了孩子們有時同住、時而玩耍的隨性。

此外,附屬在客廳旁的書客房設計,帶點多功能和室的想法,利用粗細不一的實木格柵,搭配中空板設計的拉門,既是餐廳、走道的主牆,也是書房做為客房隱私的掩體,一開一合之間,也重新詮釋了現代和室在居家空間中,又區隔又開放延續的彈性。

一室多用的書房設計,平時除了當家人聚集閱讀的功能外,地板下則可收納擺放行李箱之用;書房也彌補、擴充了宴客餐區使用上的彈性,尤其在酒足飯飽後,在多功和室裡,遠離油膩、另闢茶區,也轉換心情、延伸話題,更添加溫感情。

图片
图片
二樓空間的新詮釋: 斜頂桁架、舊泥牆與回收棧板、彩色的裝置起居牆

此外,屬於主臥及休閒的起居空間,則設置於樓上。

跟著在工作陽台邊的鐵梯,引領家人而上,迎接家人的是,起居空間彩色的電視牆,用回收木棧板,以七彩繽紛的漆牆,做成一道可收納、展示,且活動層板可視需要變換位置;擺上掛勾就能隨意吊掛衣物、盆栽的電視主牆。

從空間設計的角度,利用多層次、且彈性使用的裝置牆體,不僅將模矩化、回收的舊棧板,填入三角屋型的既有空間裡,裝置成一堵兼具收納、展示,舊棧板與舊桁架、泥牆呼應,多彩背牆與戶外自然連結的多功裝置單元;一方面也作為銜接下層進入閣樓的轉換與迎接,同時,實木搭配七彩繽紛的牆體,也成為了與室外大自然的記憶延伸與裝置聯結。
图片
图片
保留舊屋原有的況味 : 杉板水泥牆、回收棧板的家具設計

二樓既有的長型空間,也利用一堵澆灌的杉紋水泥沙牆,將空間一分為二,區隔了起居室與主臥的關係。中間的鋼筋杉紋泥牆,採取開放式的設計,一面作為起居室的背牆,另一面則成為主臥室的主牆,長型空間也因著泥牆,既通透、連接又相互獨立。

長型空間的長邊,設置了景觀露台與主臥的陽台。半戶外的觀景平台,不僅讓室內空間的尺度,獲得舒展並往外延續;無遮的露臺扁鐵欄杆、通透的玻璃,也讓屋外的綠景映了進來。

此外,空間中為了保留屋子最原始自然的況味,我們也把裝置棧板牆的剩料,做成了椅凳、茶几、床邊櫃及床架......等家具設計,來呼應 老舊斜頂、桁架與斑駁的泥牆,擺上幾張 60、70 年代的經典椅,讓空間設計的氛圍,有了老屋記憶裡陳舊的細節、更加彰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家空間的反省與創造

家的空間是一個可以反省檢討,並不斷超越與創新的地方。以住宅的空間,家不僅是一處充滿創意驚奇且放鬆的地方,也是設計人對空間表現與反省的場域。無論是在空間的使用上,或是對自然環境的永續與尊重來說,家應是自然、環保,設計與材料上不過度鋪張、著重功能細節,且生活上關乎自然與空間本質的體現。

作品名稱:老屋的溫度

設  計   者:尤噠唯 
空間性質:住宅
面  積:26 × 2 = 52 坪
主要材料:回收棧板、舊料檜木、實木、玻璃、鐵件、水泥、磚

图片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